當前位置:新聞 -> 行業動態 -> 組織工程皮膚修復領域需求大、潛力大
組織工程皮膚修復領域需求大、潛力大
時間:2020-08-17 09:40:18  作者:Annie  來源:再生醫學網綜合報道
組織修復與再生材料已被提升為醫療器械產業領域國家重大戰略之一,國內組織修復與再生材料將逐步實現進口替代,提升至國家重大戰略層面的背景是國內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的朝陽式發展。


  近期,“全球疫情下的新視野——生物醫用材料與組織修復替代國際高峰論壇”圓滿舉辦,專家們各抒己見。
  國內對于再生醫學創新型材料的需求不斷攀升
  我國組織工程修復市場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但是國內對于再生醫學創新型材料的需求不斷攀升,目前外企在這一領域的市場滲透相對較少,依賴于國內公司進行市場教育和產品推廣,發展前景較大。
  隨著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物理化學學科的發展,生物醫用材料及組織修復替代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演進的新形勢下,加快研發、升級應用材料和組織工程技術及產品對于培育中國戰略核心產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技術攻克與市場推廣方面,全球生物材料及再生修復關鍵技術主要由美國掌握,跨多學科,核心技術門檻高,較難突破。
  組織修復與再生材料已被提升為醫療器械產業領域國家重大戰略之一,國內組織修復與再生材料將逐步實現進口替代,提升至國家重大戰略層面的背景是國內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的朝陽式發展。
  中國生物醫用材料研制和生產迅速發展,復合增長率高于全球。2018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市場規模達到2479億元。我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并初具規模,現已經成為一個戰略新興產業,其總產值的增長遠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平均增速。近幾年增速更呈加快趨勢,目前年增長已達20%左右。預計2020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市場規??蛇_3000億元左右。
  組織工程皮膚修復領域市場需求較大
  聚焦到其中的組織工程皮膚修復領域,由于其適應于多種并發癥,處方分布在多個科室,市場需求較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體修復技術與材料創新聯盟理事長夏照帆院士指出,皮膚是人體最容易受到損傷的器官,在臨床上,類似于皮膚受損傷產生創面傷口的情況非常常見,可能是原發性損傷,也可能是創傷、燒傷引起,還有是繼發于一些內科疾病產生的傷口,比如糖尿病足、血管神經性潰瘍等,所以臨床上對于皮膚修復材料的需求很大。
  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毛化指出,近年來,受國家利好政策以及其他驅動力的推動,生物醫用材料整體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目前生物醫用材料主要應用于四大方向:骨科、心血管、牙科和組織工程,其中組織工程領域市場潛力巨大。從外科手術量、皮膚病患者、燒傷病人等數量出發,2015年的數據表明約有6000萬人次的需求。而無論是從社交關系還是經濟數量,患者需要創新型的材料來幫助他們緩解當前臨床的癥狀。組織工程皮膚相對而言是一個比較小的細分行業。2015年之前,大部分的投資、并購、上市以小公司為主,2015年以后開始有大公司介入,整個組織工程皮膚市場已經引起了大公司的注意。未來從技術驅動角度而言,必然會有大公司來進行相應的推廣,會有更多的投資、并購發生,這對于整個市場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目前組織工程皮膚市場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面臨的挑戰是目標群體分散,推廣難度大,市場認知度有限,因此提升空間也比較大。
  優秀企業推薦
  北京桀亞萊福是一家在軟組織修復、生物組織工程領域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核心產品為脫細胞異體真皮(HADM)和人體生物敷料等產品,專利技術應用覆蓋人體各個部位,被業界普遍認定為臨床應用理想的永久性真皮替代物,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20余年來造福了眾多患者和家庭。
  脫細胞異體真皮(HADM)取材自同種異體皮膚組織,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去表皮、脫細胞,完整保留了基底膜,完好保留了細胞外基質的形態、結構和成分,外觀呈乳白色,質地柔軟,富有彈性。經過20余年適應臨床、改進優化工藝,HADM已形成多種形態及厚度的系列產品。特別是,脫細胞異體真皮(HADM)更是憑借其強大的優勢,能夠促進糖尿病足潰瘍創面愈合、縮短愈合天數、減輕患者換藥疼痛,最終使患者受益。
 ?。▊渥ⅲ翰糠治淖衷醋越洕^察報。圖片源自網絡。)
關鍵字:組織工程、皮膚修復
反饋
新聞首頁通欄3
版權所有2012-2019 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網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11013684號-2
中国农村真实BBwBBwBBw,粗大紫红猛烈的贯穿h,粗 大 长 爽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