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新聞 -> 會議 -> 2014年湘雅脊柱畸形高峰論壇在長沙舉行
2014年湘雅脊柱畸形高峰論壇在長沙舉行
時間:2014-12-09 11:10:21  作者:網站編輯  來源:醫學論壇網
12月6日,40余位我國脊柱矯形精英齊聚長沙,在2014年湘雅脊柱畸形高峰論壇探討脊柱畸形矯治的安全性問題,這些活躍在臨床的國內脊柱側彎矯形領域的頂級專家和前輩分享了各自的相關經驗教訓和應對策略,百余位同道現場學習了大師的研究成果。
    12月6日,40余位我國脊柱矯形精英齊聚長沙,在2014年湘雅脊柱畸形高峰論壇探討脊柱畸形矯治的安全性問題,這些活躍在臨床的國內脊柱側彎矯形領域的頂級專家和前輩分享了各自的相關經驗教訓和應對策略,百余位同道現場學習了大師的研究成果。



    此次論壇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主辦,該院脊柱外科主任張宏其教授擔任會議主席并主持大會,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脊柱外科邱勇教授擔任講師團主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副院長胡建中教授到會并致辭。大會采取主題發言和病例討論的形式舉行,精彩的主題發言使會場座無虛席,很多年輕同道站到門口聆聽。病例討論過程中專家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會議全程討論熱烈。
    北醫三院陳仲強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陳其昕教授、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許建中教授、寧波六院徐榮明教授、南京鼓樓醫院朱澤章教授、中山大學附屬孫逸仙紀念醫院黃東生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李鋒教授、解放軍306醫院馬華松教授、北京兒童醫院張學軍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方煌教授、上海交大附屬仁濟醫院劉祖德教授、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軍林教授、西京醫院陶惠人教授、北大第一醫院李淳德教授、上海長征醫院周許輝教授、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初同偉教授等20余位省內外脊柱外科的頂梁柱,以及多位骨科界的老前輩和權威骨科雜志編輯部主任一同參加了此次論壇。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脊柱外科單列10年以來,為該院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很大貢獻,病人得到了更精細的治療。據了解,該科脊柱側彎年手術量已達150例以上,手術效果得到病人及國內學術界大腕的認可。胡建中副院長在致歡迎辭時也特別提及,張宏其教授通過兢兢業業的工作,為該院脊柱外科的發展做出了不懈努力,醫院將一如既往地支持脊柱外科的發展。
    在此次論壇上,中國目前做脊柱畸形矯治的大部分專家都在長沙露面,邱勇在開幕致辭時肯定了這種定期學術交流的重大意義。他說:“老面孔的交流實際上對全國脊柱矯形醫生以及脊柱矯形愛好者起到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一舉一行都在國內各個地區的同行業內具有影響力?!?/div>
    他指出,脊柱側彎手術在我國不是越做越少,他的體會是越做越多,僅在鼓樓醫院,該手術的年增長率目前就在5-6%左右。他認為,專家的這種聚會對推動脊柱畸形矯治的學術交流非常重要。
    此次論壇圍繞脊柱畸形矯治的安全性問題,對合并術前高危因素脊柱畸形的外科矯形安全性做了評估,探討了脊柱畸形外科手術的各種嚴重并發癥、發生率及高危因素,提出了重建脊柱畸形矢狀面平衡的重要性,分析了VCR是否是重度脊柱畸形手術的必然選擇,研討了小兒各種脊柱畸形的處理方法、手術時機及風險控制。
    脊柱側彎領域最具戰略性、最受人關注、也最令人頭痛的并發癥,當屬術后出現的神經并發癥,但是從很輕的根性癥狀到嚴重的永久性癱瘓,脊柱側彎手術后的神經并發癥有時被刻意回避。此次論壇的首位發言者邱勇教授在其《嚴重脊柱側彎手術神經并發癥病人的自然轉歸》的報告中指出,脊柱側彎的神經并發癥在中國被嚴重低估。
    “隨著經驗的積累,神經并發癥并未下降?!鼻裼抡f,今年初,鼓樓醫院統計了15年中的5318例脊柱畸形矯治病人,術后隨訪6個月以上,嚴重并發癥發生率為0.6-0.7%。
    何謂嚴重并發癥?簡單而言就是病人術后癱瘓,可能是永久性癱瘓,也可能是不能獨立行走、大小便功能障礙等帶有嚴重神經功能障礙的神經功能損害。
    出現嚴重并發癥的病人中,極少數病人還有神經恢復的可能,但主要是功能恢復而非肌力恢復,功能的恢復則取決于康復治療。邱勇認為,以下6類病人的預后可能獲得神經功能的恢復:年齡輕者;AIS病人不易癱,癱了也可能恢復;術前無神經損害;術中監護平穩,拔管后癱患者,可能部分恢復;術后不全癱者;前路手術造成的癱瘓。
    同時,他也提醒同道注意以下可能引發嚴重神經并發癥的不利因素:拔管后監護醫生不能立即離開,要一直等到順利拔管患者平穩后;VCR手術出現脫位;先天性脊柱側彎;術前存在神經損害;與神經外科同期手術;特殊的綜合征病人的神經并發癥;SSEP對神經功能的預測可能價值不大。
    在此次論壇上,北醫三院陳仲強教授在其《脊柱后凸截骨矯形并發癥原因分析》的報告中提出不容忽視的脊柱截骨矯形并發癥,如硬膜破損、神經根損傷、脊髓損傷、胸膜損傷、傷口感染/愈合不良、嚴重腹脹、新發腦梗、傷口深部血腫、肺栓塞、術中血壓驟降(氣栓)、CNS感染/敗血癥、死亡、內固定松動、內固定斷裂等。
    陳仲強認為,引起手術及術后早期神經并發癥的可能原因是脊髓血供減弱或障礙、截骨過程手術操作的震動、手術操作對脊髓的直接損傷、矯正畸形時截骨斷端錯動、矯形導致脊髓過度縮短或拉伸、內置物或植骨塊移位壓迫脊髓、術后傷口深部血腫壓迫脊髓,以及不明原因的損傷。
    脊柱截骨時,胸腰段椎體后壁短縮2/3以內安全;中上胸椎1/2以內安全;同時結合手術所見脊髓扭曲或短縮松弛情況而定;截骨矯形脊髓通常不會延長;VCR截骨時,以能夠滿足矯形矯正前提下椎體切除量為好,矯形后維持脊髓適當松弛下進行前路重建;上胸椎后凸畸形以神經減壓為主,適當矯正后凸為輔。
    張宏其教授做了《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牽引在治療重度僵硬性脊柱側凸中矯形貢獻率的分析》的報告。檢索文獻表明,這是國內外首次提出重度僵硬性脊柱側凸中牽引矯形貢獻率的概念。
    張宏其教授率領的團隊研究表明,對重度僵硬性脊柱側凸患者術前進行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牽引完全有必要,它既能降低術中出血、神經損傷等手術并發癥,又能明顯減少手術創傷,降低患者治療費用。通過數據表明,此牽引矯形貢獻率是突出和顯著的,而手術的貢獻率不一定是最大的。根據術前牽引矯正率,可以對重度僵硬性脊柱側凸患者手術策略的制定,以及推測評估術中對脊柱側凸能矯正到何種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從而避免術后出現癱瘓等嚴重并發癥。
    當天,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于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骨科劉祖德、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骨科醫院陶惠人、西南醫院骨科許建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脊柱外科張宏其等教授,先后做了《先天性脊柱側凸合并脊髓縱裂的外科治療》《復雜脊柱畸形手術的安全因素探討》《后路脊椎截骨術的神經并發癥》《NF-1型脊柱側彎畸形警惕肋骨頭突入椎管所帶來的風險》《脊柱側凸矯形手術并發癥及其處理策略》的學術報告。
    另有30余位國內知名脊柱外科專家到會分享了各自的相關經驗,并提出了提高脊柱側凸手術安全性的策略。
關鍵字:脊柱畸形,高峰論壇
反饋
版權所有2012-2019 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網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11013684號-2
中国农村真实BBwBBwBBw,粗大紫红猛烈的贯穿h,粗 大 长 爽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