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醫院是保障國民健康的“防波堤”,那門診就是這道“防波堤”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絕大多數前往醫院就醫的患者,都會先經過門診醫生診斷篩查,然后再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來進行分流,這也意味著,門診是大多數患者就醫的第一站。
再生醫學網獲悉,
《醫療機構門診質量管理暫行規定》的出臺,使我國門診質量管理有了綱領性的指導文件,開啟了醫院管理特別是門診管理的新時代。
主要內容
1、門診質量管理工作體系和機制要求
《規定》明確指出門診質量管理是醫療機構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機構應加強對門診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視與投入,切實提高門診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兑幎ā芬蠖壖耙陨厢t療機構將門診質量管理納入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工作體系,明確負責門診日常管理工作的部門,建立門診質量管理制度,按照院、科兩級責任制不斷完善門診質量管理體系,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定期收集、分析、反饋門診質量數據,推動門診質量持續改進。
一方面,按照門診診療流程系統梳理、歸納匯總并細化了既往散布在不同文件中的對門診的質量管理要求,便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掌握和落實;另一方面,對掛號有效時間、門診醫務人員出診安排、MDT門診、門診臨床危急值管理、門診靜脈輸液治療管理、門診就醫秩序管理等既往無明確規定的事項提出了基本指導,以進一步健全門診質量管理工作要求?!兑幎ā窂拇筚|量觀念出發,明確門診質量管理不僅包括預約診療、門診就醫秩序、健康宣教等服務管理,更包括門診診療水平、診療安全等傳統觀念中的醫療質量管理。門診質量管理是門診服務全范疇、全流程、全要素的綜合管理。上述內容的提出有助于保障醫療質量安全,指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科學、全面、系統、規范地開展門診質量管理工作。
3、門診質量管理的重要概念
對門診、門診質量管理、出診單元等在日常工作中頻繁使用但缺乏科學、規范定義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比如,《規定》明確指出,門診質量管理是指按照門診質量形成的規律和有關法律、法規要求,運用現代科學管理方法,對門診服務要素、過程和結果進行管理與控制,以實現門診質量持續改進的過程,門診質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出診管理制度、號源管理制度、預檢分診制度、門診醫療文書管理制度、多學科(MDT)門診制度、特需門診制度、門診轉診制度、門診手術管理制度、門診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制度等。明確統一的定義和要求,有利于提升全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之間門診質量管理的同質化程度。
突出亮點
1、兼容并包,梳理各類法律法規
《規定》起草過程中,參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質量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因此,作為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門診質量管理的綱領性引導文件,《規定》不僅改變了過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在開展門診質量管理和持續改進工作中無法有效兼顧各類法律法規要求的困難局面,也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開展門診診療活動提供了依據。
2、直面疑難,回應社會關注焦點
作為患者就診的重要場所,門診診療活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全社會關注和熱議的焦點。對于這些社會重大關切,本次《規定》給予了正面回應。比如,針對患者在接受不同醫師門診服務中可能導致的各類醫療問題與困難,《規定》明確要求醫療機構應當嚴格落實門診首診負責制度,在本次就診過程結束前或由其他醫師接診前,首診醫師應當對患者的檢查、診斷、治療、搶救和轉科等負責;針對患者在不同醫院就診時進行的各類檢查檢驗結果無法互認,導致的重復檢查、資源浪費等問題,《規定》明確要求醫療機構應當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改善人民群眾就醫體驗;針對門診診療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處方及靜脈輸液問題,《規定》明確要求,一方面醫療機構應當加強藥事服務能力,落實門診處方審核及點評制度,為患者提供門診藥物咨詢及用藥指導服務;另一方面醫療機構應當加強門診靜脈輸液治療管理,嚴格把握門診靜脈輸液治療指征,控制門診靜脈輸液治療使用率,嚴密監測并及時處理門診靜脈輸液治療的不良反應;針對近年來發生的因醫療糾紛導致的傷醫事件,《規定》明確要求,一方面醫療機構應當加強門診投訴管理,公開投訴和醫療糾紛處理途徑,做好投訴的接待、分析、反饋和持續改進;另一方面醫療機構應當加強門診就醫秩序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備適當的安全保衛力量,保障患者和出診醫務人員的安全。
3、與時俱進,規范新的診療模式和技術操作
新的診療模式對門診質量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戰與要求。針對近年來許多醫療機構開展的多學科(MDT)門診,《規定》要求醫療機構MDT門診由相對固定的專家團隊在固定的時間、地點出診,保障MDT門診服務的規范性和連續性。同時,《規定》特別明確了MDT門診診療記錄的內容,保障MDT門診服務的質量。
針對門診手術操作,《規定》要求醫療機構應當制定門診手術和有創診療的目錄,制定并執行術前討論、手術安全核查、手術部位標識等有關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保障門診有創診療和手術的安全。
《規定》還明確了醫療機構門診導醫或智能引導設備數量標準,鼓勵醫療機構在門診提供社工以及志愿者服務,為就醫輔助服務提出了要求,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門診作為患者就醫的“始發站”,其質量優劣與否,會直接決定患者對醫院的整體觀感。對此,
再生醫學網表示,為了確?;颊叩木歪t權益,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希望能夠從制度面來促進醫療機構門診高質量發展,從而帶動醫療機構整體實力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