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不斷肆虐,全國感染人數激增,許多醫院陷入超負荷運轉狀態,為了避免發生醫療擠兌,不少醫療機構開始加強分診制度。但與此同時,人數眾多的無癥狀或輕癥感染者也有就醫需求,這也意味著醫療機構除了要看重分診制度外,還需開辟出“第二戰線”。
再生醫學網獲悉,為貫徹落實
《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進一步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積極作用,國家衛健委于近日發布了關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通知。
一、醫療機構(包括
互聯網醫院、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可以通過互聯網診療平臺,依據最新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有關要求,為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癥狀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居家的,在線開具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癥狀的處方,并鼓勵委托符合條件的第三方將藥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二、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過程中,若發現患者病情出現變化或存在其他不適宜在線診療服務的,醫師應當引導患者到實體醫療機構就診。
三、為方便人民群眾獲得健康咨詢、就醫指導、預約診療等服務,降低交叉感染風險,鼓勵醫療機構提供24小時網上咨詢服務,為兒童、孕產婦、老年人、透析患者和合并基礎疾病的患者提供就醫及心理咨詢、用藥指導等服務,同時積極開展分時段精準預約,縮短患者到院后等待時間。
四、鼓勵醫聯體內上級醫院通過遠程會診、遠程診斷、遠程培訓等方式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對高風險人群的識別、診斷和處置能力。
五、縣級及以上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
互聯網診療服務的監管,醫療機構應當落實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醫療質量安全責任,確保線上線下醫療服務一體化、醫療質量安全同質化。
隨著“互聯網+”浪潮襲來,為醫療改革提供了充沛動力,值此疫情嚴峻時刻,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重要性再次得以凸顯。對此,
再生醫學網表示,相信隨著該項政策的后續落實,定能夠大大減輕醫療機構的接診壓力,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醫療擠兌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