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做手術有著明確且嚴格的權限管理,而手術權限主要與醫院等級和醫生職稱有關。盡管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卻嚴重限制了醫療機構的主觀能動性與新技術的應用普及率。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國家有關部門于近日制定了相關政策法規。
再生醫學網獲悉,為充分發揮手術分級管理對促進醫療機構提升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安全水平的作用,結合既往工作經驗和各地先進實踐,國家衛健委于近日修訂了
《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辦法》。
修訂內容
?。ㄒ唬┩怀隽酸t療機構在手術分級管理中的主體責任
《辦法》對醫療機構履行手術分級管理的主體責任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醫療機構應當按照院、科兩級負責制,根據自身功能定位、醫療服務能力水平和診療科目制定手術分級管理目錄,進行手術分級管理;明確了醫療機構內部手術分級管理組織架構、各部門職責、管理運行機制和要求,為醫療機構履行主體責任提供了基本遵循。
《辦法》建立健全了從手術分級目錄制定、醫務人員授權、患者術后管理到醫療機構內部督查等手術分級管理全流程的制度設計,包括但不限于手術分級管理目錄備案制度、公示制度、動態調整制度;醫務人員授權管理和動態調整制度、緊急情況下特殊授權管理制度;以及手術論證制度、手術培訓制度、術前討論制度、手術相關不良事件報告制度、死亡討論制度、患者隨訪制度、手術質量安全評估制度、手術分級管理督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求,為醫療機構加強手術分級管理、提升手術質量、保障手術安全提供了依據。
(三)強化了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事中事后監管職能
《辦法》要求縣級以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轄區內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的日常監測與定期評估,及時反饋監測情況和評估結果,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糾正手術分級管理混亂的情況,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并將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情況與醫療機構校驗、醫院評審評價及個人業績考核相結合,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約束力。
近年來,隨著醫改工作推進,如何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基層,成為一道亟待解決的難題。對此,
再生醫學網表示,隨著該項政策法規的制定推出,相信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從而讓更多基層醫療機構能夠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讓這些患者能夠就近接受高質量手術。